索引號 | 11500228008652038C/2019-00745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其他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標題 | 中共重慶市梁平區委辦公室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
成文日期 | 2019-09-30 | 發布日期 | 2019-09-30 |
索引號 | 11500228008652038C/2019-00745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其他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標題 | 中共重慶市梁平區委辦公室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成文日期 | 2019-09-30 |
發布日期 | 2019-09-30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
本部門在中共重慶市梁平區委員會(以下簡稱區委)領導下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協助區委抓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重大決策、市委工作部署在全區的貫徹落實。收集和處理本區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各單位有關“四個全面”“五位一體”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方面的重要信息,協助區委處理突發事件,及時、準確地向市委和區委報告,根據區委的要求和部署開展調查研究。按照區委要求,督促檢查中央、市委重大決策、決定及市委領導指示、批示和工作部署在本區各鄉鎮(街道)、區級各部門單位的貫徹落實情況,承辦市委、區委領導批示、交辦事項的督辦落實。負責區委全會、常委會、工作會、專題會等會務組織協調、記錄整理等工作。負責區委的公文處理、文件材料印制、文件刊物發送及檔案管理等工作,承擔區級黨政領導機關機要文件的傳遞任務。協助區委協調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的有關活動和有關事務工作。負責密碼管理指導工作及承擔密碼通信和加密傳真通信工作。承辦區委保密委員會的日常事務等工作。負責區委重要公務接待和統籌規劃全區檔案工作等。承擔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及區委交辦的其他工作等。
(二)機構設置。
根據內設機構相關規定,本部門共設11個內設科室,分別是綜合科、會聯科、法規科、行政科(接待科)、督查科、秘書一科、秘書二科、改革科、信息科、檔案科、機要保密科。另下設黨政專用通信網絡管理中心,為正科級事業單位。
區委研究室編制獨立,但財務核算并入區委辦公室。內設調研一科、調研二科。
(三)單位構成。從預算單位構成看,本單位預算包括區委辦公室、區委研究室及區黨政專用通信網絡管理中心,但區委研究室及區黨政專用通信網絡管理中心未獨立核算。
(四)機構改革情況。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本部門涉及機構改革,對此專門說明如下:一是機構改革要求。將原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有關公務接待等職責劃入區委辦公室;將區檔案局(區檔案館)承擔的行政職能劃歸區委辦公室,對外保留區檔案局牌子,區檔案館作為區委辦公室所屬事業單位;將區委辦公室管理的區委區政府信訪辦公室,作為區政府工作部門;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區委辦公室;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局。二是機構調整情況。內設機構原設置9個,現設置11個。增設了改革科、檔案科,原秘書科調整為秘書一科、秘書二科,原督查室調整為督查科,原政策法規科調整為法規科,原行政科增加接待職能,減少了區委常委會服務科。三是財政財務調整情況。2018年度機構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根據本部門2018年末財政財務管理實際,2018年度決算僅反映改革前有關情況。2019年改革后,因我單位人員資產變化不大,對預算指標、財務會計、資產等暫不調整。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收入總計1322.81萬元,支出總計1322.81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49.31萬元、增長12.72%,主要原因是工資和績效調標、人員增加等。本部分的收入總計包括收入合計、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年初結轉和結余,支出總計包括本年支出合計、結余分配、年末結轉和結余。
2.收入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收入合計1322.8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49.31萬元,增長12.72%,主要原因是工資和績效調標、人員增加等因素增加預算。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322.81萬元,占100%。
3.支出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支出合計1292.8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19.31萬元,增長10.17%,主要原因是工資和績效調標、人員增加等支出。其中:基本支出852.81萬元,占65.97%;項目支出440萬元,占34.03%。
4.結轉結余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3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0萬元,主要原因是原計劃的涉密終端國產化替代項目因市機要局統一安排暫緩至2019年度實施,因此,原預算經費結轉至2019年使用。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入1322.8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49.31萬元,增長12.72%。主要原因是工資和績效調標、人員增加等因素增加預算。較年初預算數增加241.76萬元,增長22.36%。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工資績效調標追加預算125.36萬元、人員增加追加預算36.4萬元、涉密終端國產化替代項目追加預算30萬元、扶貧及鄉村振興工作經費追加50萬元。
2.支出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支出1292.8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19.31萬元,增長10.17%。主要原因是工資和績效調標、人員增加等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211.76萬元,增長19.59%。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工資績效調標增加支出125.36萬元、人員增加36.4萬元、扶貧及鄉村振興工作經費增加支出50萬元。
3.結轉結余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年末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30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0萬元,主要原因是原計劃的涉密終端國產化替代項目因市機要局統一安排暫緩至2019年度實施致經費暫未使用。
4.比較情況。本部門2018年度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16.84萬元,占86.39%,較年初預算數增加211.76萬元,增長23.4%,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工資績效調標增加支出125.36萬元、人員增加36.4萬元、扶貧及鄉村振興工作經費增加支出50萬元。
(2)教育支出0.12萬元,占0.01%,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
(3)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04.22萬元,占8.06%,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
(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7.64萬元,占2.91%,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
(5)住房保障支出34萬元,占2.63%,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度一般公共財政撥款基本支出852.81萬元。其中:人員經費767.2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342.35萬元,增長80.56%,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度工資、績效調標,二是人員增加,三是社保繳費及住房公積金基數調增等。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資193.43萬元、津貼補貼147.07萬元、獎金及平時考核138.06萬元、年度目標績效考核81.80萬元、社會保障繳費117.93萬元、住房公積金48.02萬元、離退休人員休養費及醫療補助39.46萬元、撫恤金1.46萬元等。公用經費85.52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4.29萬元,下降4.78%,主要原因是本年度進一步壓縮機關運行費用,特別是三公經費從嚴控制。公用經費用途主要包括辦公費0.69萬元、印刷費1.5萬元、水電費1.54萬元、郵電費5.05萬元、差旅費0.34萬元、會議費0.72萬元、培訓費0.12萬元、公務接待費7.57萬元、勞務費1.94萬元、工會經費5.55萬元、福利費2.45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6.43萬元、其他交通費用6.84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44.78萬元等。
(四)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支。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8年度本部門“三公”經費支出共計43.64萬元,較年初預算數減少8.86萬元,下降16.88%,主要原因是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特別是強化公務接待管理,嚴格接待開支范圍和標準,盡可能節約。較上年支出數減少27.06萬元,下降38.27%,主要原因一是進一步加強“三公”經費特別是公務接待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按照只減不增的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全年實際支出較預算和決算均有所下降。二是今年嚴格落實公車使用規定,嚴禁公車私用,公車運行維護成本下降。三是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對應由接待對象承擔的費用一律由接待對象自行支付,公務接待費大幅下降。四是2017年新置換一般公務用車一輛,致公務用車購置費增加,本年度無此項支出。五是進一步規范因公出國(境)活動,今年未安排單位人員出國出訪。
(二)“三公”經費分項支出情況。
2018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0.00萬元,主要是2018年度本部門無因公出國(境)費,公務車購置費0.00萬元,主要是2018年度本部門無公務車購置費。
公務車運行維護費33.0萬元,主要用于機要文件交換、市內因公出行、區內重點建設項目督促檢查、鄉鎮暗訪及調研等工作所需車輛的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0.5萬元,下降1.49%,主要原因是嚴格車輛管理,科學合理調度,對維修費用從嚴控制等。較上年支出數減少1.41萬元,下降4.1%,主要原因是嚴格車輛管理,科學合理調度,各車輛油耗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督,維修費用從嚴控制等。
公務接待費10.64萬元,主要用于接待其他省市及周邊區縣到我單位學習調研、接受相關部門檢查指導工作以及招商引資對接等發生的接待支出。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8.36萬元,下降44%,主要原因是年度內嚴格按照公務接待相關規定,控制接待范圍和接待標準,嚴控陪餐人數,節約優先,以地方特色家常菜為主,有效遏止鋪張浪費,從而降低接待成本。較上年支出數減少7.65萬元,下降41.83%,主要原因是進一步嚴控接待范圍和接待標準,嚴控陪餐人數,節約優先,以地方特色家常菜為主,有效遏止鋪張浪費,從而降低接待成本。
(三)“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18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共計0個團組,0人;公務用車購置0輛,公務車保有量為7輛;國內公務接待145批次116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18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91.72元,車均維護費4.71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2018年度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85.52萬元,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辦公費、公務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差旅費、水電費、郵電費、員工加班餐、交通補貼、工會經費、福利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機關運行經費較上年決算數減少4.29萬元,下降4.78%,主要原因是進一步加強機關運行經費管理,對日常辦公經費進一步壓縮,厲行節約。對大宗物資和辦公設備購置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流程采購,降低采購成本等。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7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1輛、機要通信用車1輛、應急保障用車5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干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2018年度本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1.89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1.89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1.89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1.89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主要用于采購保密柜共15個。
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本部門對4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涉及資金83萬元。對4個項目開展了重點績效評價,涉及資金83萬元。從評價情況來看,本部門項目資金使用整體均能按計劃、按要求使用,并能夠達到預期目標。確保了區委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重要會議精神得到貫徹落實,保障了黨政通訊暢通,信息傳遞及時。
(二)績效目標自評結果。
基本會議支出項目績效目標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基本會議支出項目自評得分為10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27萬元,執行數為27萬元,完成預算的100%。主要產出和效果:順利實現了區委年度內重大會議的順利召開,確保上級及區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督查專項項目績效目標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督查專項項目自評得分為10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15萬元,執行數為15萬元,完成預算的100%。主要產出和效果:順利實現了區委年初督查任務,確保2018年度全區各項重點建設、扶貧、鄉村振興、龍溪河保護、黨建等各領域工作得到落實。
黨政網紅機網運行維護項目績效目標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黨政網紅機網運行維護項目自評得分為100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11萬元,執行數為11萬元,完成預算的100%。主要產出和效果:順利實現了黨政網及紅機網的暢通運行,確保區委各項工作匯報及工作部署及時上傳下達。
涉密終端國產化替代項目績效目標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項目全年預算數為30萬元,執行數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0%。發現的問題及原因:主要是該項目的實施由市機要局統一調整到2019年度,致項目資金暫時轉入下一年度使用。下一步改進措施:將嚴格按照市機要局統一部署,嚴格按政府采購流程,逐批購置替換,確保全區涉密終端國產化替代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六、專業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實際核撥的教育收費等資金在此反映。
(三)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填列在本項內。
(五)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指事業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事業基金(事業單位當年收支相抵后按國家規定提取、用于彌補以后年度收支差額的基金)彌補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資金。
(六)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不包括事業單位凈資產項下的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七)結余分配:指單位當年結余的分配情況。根據《關于事業單位提取專用基金比例問題的通知》(財教[2012]32號)規定,事業單位職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單位年度非財政撥款結余的40%以內確定,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八)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結轉下年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不包括事業單位凈資產項下的事業基金和專用基金。
(九)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一)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三)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四)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十五)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六)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七)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七、決算公開聯系方式及信息反饋渠道
本單位決算公開信息反饋和聯系方式:電話號碼023-5322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