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193Q/2022-00042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財政 體裁分類 財政預算、決算
發布機構 梁平區科技局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成文日期 2022-09-28 發布日期 2022-09-30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193Q/2022-00042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財政
體裁分類 財政預算、決算
發布機構 梁平區科技局
有效性
標題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成文日期 2022-09-28
發布日期 2022-09-30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

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

?1.擬訂全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科技發展、引進國外智力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

2.統籌推進全區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會同有關部門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優化科研體系建設,指導科研機構改革發展,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承擔推進科技軍民融合發展相關工作,推進全區重大科技決策咨詢相關制度建設。

3.牽頭推進建立全區科研項目資金協調、評估、監管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優化配置科技資源的政策措施建議,推動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建設和科技金融結合。協調管理區級財政科技計劃并監督實施。

4.擬訂全區基礎研究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擬訂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參與編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組織實施,牽頭組織全區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科研條件保障建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5.負責編制區級科技項目規劃并監督實施,統籌協調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和創新,牽頭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示范。

6.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技促進農業農村和社會發展規劃、政策和措施并組織實施。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技術發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務并監督實施。

7.牽頭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擬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相關政策措施并監督實施。指導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和科技中介組織發展。

8.統籌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指導區域創新發展、科技資源合理布局和協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等科技園區建設。

9.負責科技監督評價體系建設和相關科技評估管理,負責科技評價機制改革,統籌科研誠信建設。組織實施創新調查和科技報告制度,負責全區科技保密工作。

10.擬訂科技對外交流與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開展國內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11.負責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擬訂引進國外專家總體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建立國內外科學家、團隊吸引集聚機制和國內外專家聯系服務機制。擬訂出國(境)培訓規劃、政策和年度計劃并監督實施。

12.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組織實施科技人才計劃,推動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擬訂科學普及和科學傳播規劃、政策并組織實施。

13.承擔引進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型企業培育、科技宣傳等工作。負責全區申報國務院和重慶市政府科學技術獎勵的推薦工作。

14.負責局機關及其下屬單位的黨建工作。

15.完成區委和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6.職能轉變。圍繞貫徹實施科教興區、人才強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優化、轉變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務職能,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加強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減少微觀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科研誠信建設。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深入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按照國家要求推進政府部門不直接管理具體科研項目,委托專業機構開展項目受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驗收等具體工作。進一步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政策,統籌我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引進國外智力工作。?

17.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外國人來梁工作許可職責分工,依據《中央編辦關于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職責分工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897號)規定執行。

18.服務社會,提高生產力和助推企業技術創新。為社會提供科技信息服務,項目支持服務,宣傳培訓服務,成果管理服務,專利執法保護,技術市場服務,科技平臺服務,科技合作與交流,科技金融服務。

(二)機構設置。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內設4個科室,分別是綜合科、政策法規科、資源配置科和創新發展科。下屬1個二級預算單位,是重慶市梁平區生產力促進中心。

(三)單位構成。

?從預算單位構成看,納入本部門2021年度決算編制的二級預算單位為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本級)和重慶市梁平區生產力促進中心。

二、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1.總體情況。2021年度收入總計2840.51萬元,支出總計2840.51萬元。收支較上年決算數增加598.42萬元,增長26.7%,主要原因是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增加創新驅動獎扶資金

2.收入情況。2021年度收入合計1526.6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599.28萬元,增長64.6%,主要原因是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增加創新驅動獎扶資金。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522.36萬元,占99.7%;其他收入4.25萬元,占0.3%。此外,年初結轉和結余1313.9萬元。

3.支出情況。2021年度支出合計2836.46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908.08萬元,增長205.5%,主要原因一是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增加創新驅動獎扶資金;二是區種子基金運營機構變更,基金資金移交至工業園區公司。其中:基本支出359.67萬元,占12.7%;項目支出2476.79萬元,占87.3%

4.結轉結余情況。2021年度年末結轉和結余4.05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1309.66萬元,下降99.7%,主要原因是區種子基金運營機構變更,基金資金移交至工業園區公司。

(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1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2306.24萬元。與2020年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增加594.17萬元,增長34.7%。主要原因是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增加創新驅動獎扶資金。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收入情況。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1522.36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598.58萬元,增長64.8%。主要原因是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增加創新驅動獎扶資金。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785.93萬元,下降54.0%。主要原因是高新技術研發專項暫未實施。此外,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783.88萬元。

2.支出情況。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302.19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1373.81萬元,增長148.0%。主要原因一是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增加創新驅動獎扶資金;二是區種子基金運營機構變更,基金資金移交至工業園區公司。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006.1萬元,下降30.4%。主要原因是高新技術研發專項暫未實施。

3.結轉結余情況。2021年度年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4.05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779.64萬元,下降99.5%,主要原因是區種子基金運營機構變更,基金資金移交至工業園區公司。

4.比較情況。本部門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支出0.34萬元,占0.0%,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增長0.0%,與上年持平。

2)科學技術支出2217.72萬元,占96.3%,較年初預算數減少1017.01萬元,下降31.4%,主要原因是高新技術研發專項暫未實施。

3)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57.14萬元,占2.5%,較年初預算數增加10.91萬元,增長23.6%,主要原因是健康休養費標準增加,且2021年繳納特殊人群職業年金。

4)衛生健康支出14.18萬元,占0.6%,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增長0.0%,與上年持平。

5)住房保障支出12.81萬元,占0.6%,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增長0.0%,與上年持平。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1年度一般公共財政撥款基本支出359.67萬元。其中:人員經費321.31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66.51萬元,增長26.1%,主要原因:一是2021年新調入人員1名;二是2020年度離退休人員的健康休養費在2021年度全額發放,2019年度健康休養費在2019年預發70%,在2020年度補發30%;三是2021年繳納特殊人群職業年金和退休中人職業年金,2020年未繳納;四是工資獎金等調標。人員經費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績效工資、獎金、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及離退休干部健康休養費等。公用經費38.35萬元,較上年決算數減少42.01萬元,下降52.3%,主要原因:一是2020年申請疫情防控專項經費,2021年無該項經費;二是2020年采購辦公電腦,2021年未購置辦公設備。公用經費用途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郵電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其他交通費用和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五)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支。

(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21年度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支出。

三、“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21年度三公經費支出共計7.12萬元,較年初預算數減少0.68萬元,下降8.7%,較上年支出數減少0.11萬元,下降1.5%,較年初預算和上年決算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控制三公經費開支。

二)“三公”經費分項支出情況

2021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增長0.0%,較上年支出數增加0萬元,增長0.0%,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未發生因公出國(境)支出,與上年持平。

公務車購置費0萬元。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增加0萬元,增長0.0%,較上年支出數增加0萬元,增長0.0%,與上年持平。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未發生公務車購置費用,與上年持平。

公務車運行維護費3.82萬元,主要用于創建國家高新區所需要的區內外因公出行和指導服務創新創業主體等工作所用車輛的燃油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停車費、保險費等。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0.08萬元,下降2.1%。較上年支出數減少0.08萬元,下降2.1%。較年初預算數和上年決算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緊三公經費支出。

公務接待費3.29萬元,主要用于接待指導服務高新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市內外專家。費用支出較年初預算數減少0.61萬元,下降15.6%,較上年支出數減少0.04萬元,下降1.2%,較年初預算數和上年決算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從嚴控制公務接待范圍,強化公務接待支出管理,嚴格遵守公務接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嚴格控制陪餐人數。

(三)三公經費實物量情況。

??2021年度本部門因公出國(境)共計0個團組,0人;公務用車購置0輛,公務車保有量為1輛;國內公務接待26批次280人,其中:國內外事接待0批次,0人;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0人。2021年本部門人均接待費117.56元,車均購置費0萬元,車均維護費3.82萬元。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會議費和培訓費情況說明。

? 本年度會議費支出0.68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0.68萬元,增長100.0%,主要原因是2021年舉辦會議3次。本年度培訓費支出1.72萬元,較上年決算數增加0.83萬元,增長93.3%,主要原因是2021年加大企業創新培訓力度。

(二)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說明。

2021年度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37.3萬元,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開支辦公費、印刷費、郵電費、水電費、工會經費、其他交通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機關運行經費較上年決算數減少36.73萬元,下降49.6%,主要原因:一是2020年申請疫情防控專項經費,2021年無該項經費;二是2020年采購辦公電腦,2021年未購置辦公設備。

(三)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截至20211231日,本部門共有車輛1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干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1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干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含)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含)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四)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2021年度本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0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0%2021年度我部門未發生政府采購事項,無相關經費支出。

五、預算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局對部門整體和3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其中,以填報自評表形式開展自評3項,涉及資金2476.79萬元。

(二)績效自評結果。

1.績效目標自評表。

部門整體績效目標自評表
2021??????年度)
部門名稱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 自評總得分 93.19
聯系人
聯系電話
全年預算執行情況(萬元) 年初預算數 全年(調整)預算數 全年執行數(部門決算數) 執行率權重分值 執行率(%) 執行率得分
3026 3026 2476.79 10 81.85 8.19
年度總體目標 年初預期目標 全年目標實際完成情況
服務建設和管理市級高新區及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力爭到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30%以上,新增市級科技型企業3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通過復審高新技術企業2家,新培育和引進專業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2個,新培育和引入科技服務機構或分支機構5個,實施高新技術研發項目10個以上,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18名。組織開展科技政策宣傳活動2次及以上、創新創業培訓2次及以上,激發創新創業熱情。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積極推進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56.46%。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區政府與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聘請首席專家2名、高級經濟顧問2名,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9名,引育重點產業高技能人才40名,申報國家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1個。實施重點科技計劃項目1個。新培育科技服務類市場主體76家、市級科技型企業4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國家科技型企業15家,新認定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普基地各1個,新認定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5個,申報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引進市外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梁設立分支機構、市外2所高校在梁建設2個產業技術研究院。完成科技成果登記41項;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064.3萬元。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34名,成立市級科技特派團1個。兌現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共計1107.46萬元。新增54家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9787萬元。開展科技活動周、科普講解大賽等系列活動5次,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區政府出資1500萬元與市科技局聯合組建的高新技術研發專項暫未啟動。
績效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度量單位 指標性質 年度指標值 實際完成值 權重分值 得分系數 指標得分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
產出指標 數量指標 全社會研發投入 億元 3.1 3.63 10 100% 10
新增市級科技型企業 30 48 10 100% 10
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15 30 10 100% 10
復審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2 8 10 100% 10
新培育和引入市級以上專業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 2 5 5 100% 5
新培育和引進市級以上科技服務機構或分支機構 5 5 5 100% 5
組織開展科技政策宣傳活動 2 3 5 100% 5
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 18 34 5 100% 5
創新創業培訓 2 2 5 100% 5
實施高新技術研發項目 10 0 5 0% 0 高新技術研發專項暫未啟動
質量指標 依靠科技創新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效益指標 社會效益指標 創新機制體制,營造良好創新創業創造生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農業,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生態效益指標 推進產城景和產城產鎮產村融合發展,建設生態環境良好、宜業宜居宜游的綠色生態園區。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滿意度指標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堅持人民至上,滿意度達到95%以上。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績效指標總分

90
85


項目資金績效目標自評表
2021?????年度)
項目名稱 創新驅動獎扶資金 主管部門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
實施單位 重慶市梁平區科學技術局 自評總得分 97.64
項目資金(萬元) 年初預算數 全年預算數 全年執行數 執行率權重分值 執行率(%) 執行率得分
總數 其中:財政資金 總數 其中:財政資金 總數 其中:財政資金
1450 1450 1450 1450 1107.46 1107.46 10 76.38 7.64
年度總體目標 年初預期目標 全年目標實際完成情況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推進全社會研發投入穩步增長;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實施一批主導產業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和服務平臺;引進、轉化一批科技成果; 新入庫市級科技型企業40家累計達245家,新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復審通過4家,培育“四上”企業1家,新認定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等8個,新培育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普基地等科技服務機構8個,市級科技孵化器被推薦申報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額增長56.46%。兌付2020年創新驅動獎扶資金1107.46萬元。
績效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度量單位 指標性質 年度指標值 實際完成值 權重分值 得分系數 指標得分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
產出指標 數量指標 新增市級科技型企業 30 40 10 100% 10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 15 17 10 100% 10
通過復審高企 2 4 10 100% 10
新培育和引入科技服務機構或分支機構 5 8 5 100% 5
新培育和引進研發機構或分支機構 2 8 5 100% 5
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率 % 30%以上? 56.46% 10 100% 10
質量指標 依靠科技創新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時效指標 有效有序推進高新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成本指標 鼓勵企業先行投入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提升農業科技發展水平,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社會效益指標 創新機制體制,營造良好創新創業創造生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農業,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生態效益指標 推進產城景和產城產鎮產村融合發展,建設生態環境良好、宜業宜居宜游的綠色生態園區。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可持續影響指標 推進建設經濟可持續、生態可持續、社會可持續的經濟產業園。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滿意度指標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堅持人民至上,滿意度達到95%以上。 / 定性指標
達成預期目標 5 100% 5
績效指標總分

90
90

2.績效自評報告或案例。

3.關于績效自評結果的說明。

已完成年度績效目標。

(三)重點績效評價結果。

六、專業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事業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實際核撥的教育收費等資金在此反映。

(三)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現金流入。

(四)其他收入指單位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納入財政預算或財政專戶管理的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的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各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以外的同級單位取得的經費、從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經費,以及行政單位收到的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反映在本項內。

(五)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指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非財政撥款結余彌補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資金。

(六)年初結轉和結余指單位上年結轉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七)結余分配指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所得稅、提取專用基金、轉入非財政撥款結余等當年結余的分配情況。

(八)年末結轉和結余指單位結轉下年的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經營結余。

(九)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其中:人員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指政府收支分類經濟科目中除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一)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經費指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反映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三)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等的各項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護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四)工資福利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編制外長期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

(十五)商品和服務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

(十六)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用于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十七)其他資本性支出(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類級)反映非各級發展與改革部門集中安排的用于購置固定資產、戰略性和應急性儲備、土地和無形資產,以及構建基礎設施、大型修繕和財政支持企業更新改造所發生的支出。

七、決算公開聯系方式及信息反饋渠道

本單位決算公開信息反饋和聯系方式:023-53222131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九台市| 盐亭县| 耿马| 康定县| 龙川县| 长宁区| 盘锦市| 普定县| 宝山区| 潜山县| 中宁县| 华阴市| 建宁县| 柘荣县| 成都市| 于田县| 祥云县| 西城区| 和田市| 桂阳县| 黎平县| 福清市| 临清市| 玛纳斯县| 得荣县| 塔河县| 兴安盟| 腾冲县| 仙游县| 礼泉县| 秦皇岛市| 盐山县| 霞浦县| 东源县| 玛沁县| 高尔夫| 延吉市| 武义县| 深圳市|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