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區司法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示范創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全區法治建設,扎實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入實施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全面提升全區平安法治水平,《循法治水 濕地潤城—推進生態治理系統重塑》項目,連續成為梁平區第二個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正全力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一)牢固樹立法治理念,科學統籌謀劃,全力推進全區法治建設再上新臺階
——深化黨的領導,強化穩舵領航。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區工作的絕對領導,用高水平法治引領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區黨政主要負責人高標準謀劃推動全區法治建設,組織召開十五屆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專題會議、系列研究法治領域重大事項專題會議,專題研究行政復議應訴、行政執法監督、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等法治工作17次,區委書記、區長親自擔任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工作雙組長,為推動全區法治建設提供強大組織保障。扎實開展全區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及市級實施方案貫徹落實情況中期評估,全面補缺補差,提升任務完成質效。
——深研堵點難點,堅持破立并舉。持續推進問題整改力度,針對中央依法治國辦提出的7大類29個整改事項,制定75項具體整改措施。2月9日,召開全區法治政府建設有關問題整改推進會。2月13日至17日,區委督查辦、區政府督查辦、區委依法治區辦組建5個督察組,開展覆蓋全區所有部門及鎮街的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梳理整改65個單位100余條具體問題。同時,積極推動創制性立法,以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切口,申報2024年度市政府立法工作計劃項目,圍繞預制菜原材料供應與產品加工銷售、產業扶持與發展等方面,組織專家團隊籌備開展立法調研。
(二)持續推進依法行政,強化示范引領,強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再開新局面
——以創建開新局。緊抓第二批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機遇,加大示范創建工作推進力度,強化組織領導,組建工作專班,全力打造梁平區創建工作經驗成果。繼成功創建第一批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循法治水 濕地潤城 推進生態治理系統重塑》項目,再次成為梁平區第二個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并有望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以整治促提升。全面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收集問題線索135條,確認并整改執法不規范等具體問題34個。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占用人行道停車、停車難停車亂等突出問題,開展城區交通綜合治理行動,通過增設停車位,下調停車費用,在高鐵南站、梁山片區開展停車秩序專項治理等行動,顯著提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舒適感。
——以改革促轉型。開展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執法力量下沉,履行法定行政執法權27項,在99個賦權事項中,精準選取33項行政執法權下放至鄉鎮(街道),備案區公安局、區應急局委托執法事項19項,形成“法定執法+賦權執法+委托執法”模式,推廣使用“執法+監督”智能應用,推進鄉鎮(街道)“綜合查一次”組團式執法,形成鄉鎮(街道)執法事項綜合、執法力量綜合、執法方式綜合新局面。
——以短板求突破。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學習新修訂行政復議法,專題分析2022年行政復議案件糾錯情況,區政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較去年增長7.7%。深抓執法培訓補短板,召開全區行政復議應訴專題培訓會,市司法局副局長進行授課培訓;針對征地拆遷工作,邀請市二中院行政庭法官開展土地征收規劃執法實務培訓。梁平府行復〔2022〕51號行政復議決定書被評為全市優秀行政復議決定書,榮獲三等獎;某行政處罰復議調解案被市高院、市司法局評為2023年度調解典型案例。
(三)踐行法治為民理念,深化基層治理,合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再創新佳績
——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復核3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4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情況,考核合格1035名法律明白人,新培育法律明白人685名,建成57個村(社區)法律之家和1個法治文化展館。開展精準普法專項行動,選取未成年人普法、依法解紛普法、全民反詐普法、家庭教育普法四大重點領域,開展講法律志愿活動45場。全年針對重點領域開展以案釋法宣講177場、法律進鄉村活動429場,普及對象10萬余人。組織18名市管干部、147名區管干部參考新提任領導干部法治理論知識考試,平均成績82.35分;組織226名領導干部進行網上抽考,考試成績全部合格。
——提供優質公共法律服務。充分運用“12348”熱線、“12348”重慶法網、法律服務自助終端、機器人等,形成集電話熱線、網站、移動客戶端為一體的法律服務網,累計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22件,辦理公證1010件。村居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為基層百姓累計提供法律咨詢、法治宣講、調解糾紛等法律服務3萬余次,服務群眾1.4萬余人。組建紅巖先鋒·西部預制菜之都法律志愿服務團,為企業審查管理制度、合同文本60余件,幫助企業規避合同違約、債權債務、勞資糾紛等高發法律風險點28個,辦理各類法律事項70余件。
(四)持續強化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風險,聚力推進平安穩定工作再續新篇章
——構建多元調解組織網絡。不斷延伸調解網絡,新建立被拘留人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與達州市達川區、大竹縣和開江縣在接邊鄉鎮建立邊界聯合調解中心,全區調委會達392個。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專項行動,累計調解矛盾糾紛12650件,調解成功率99.7%,協議解決金額4996.59萬元。區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站累計受理各類矛盾糾紛4331件,調解成功1516件,通過速裁解決糾紛2621件。區醫療糾紛調解中心受理調解申請26件,總申請金額人民幣162萬余元,最終賠償金額人民幣53萬余元。
——強化特殊人群風險管控。統籌協調重點人群專項組工作。區政府常務會議傳達學習全市重點人群工作會議精神,區委常委會會議2次研究部署重點人群工作。組織召開重點人群專項組會議6次,分析研判重點人群工作情況。扎實整改市級交辦的重點人群領域風險清單4項,對全區鄉鎮(街道)重點人群服務管理工作開展聯合調研指導,發現并建議整改問題25個。推進“兩類”人員常態化管理,與區檢察院會簽《梁平區社區矯正信息化核查和檢察監督辦法(試行)》,累計列管社區矯正對象433人,新接收并安置刑滿釋放人員593人,特殊人群總體安全可控。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依法行政仍然存在薄弱環節。部分行政執法人員法治思維不強,法律專業知識不夠,實踐運用不熟練,在實施行政行為時,為符合行政管理目的,實現公共利益要求,縮短推進發展進程,存在程序不到位、行政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導致行政訴訟案件敗訴率高。
二是法治政府建設仍然存在薄弱環節。法治政府建設涉及政府法治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區各部門的支持配合,工作任務重、硬性指標多,如有一項短板弱項未達標,則對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創建造成影響。目前,梁平區爭創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尚未成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緊抓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創建工作。抓住本次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推薦機會,抓實抓好梁平區示范項目再提煉、再重塑,積極爭取市局對創建工作的指導,提高示范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實效性,力爭我區單項示范項目成功命名為全國示范。針對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創建的短板弱項,再復盤、再檢查、再整改,持續優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為參加第三批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蓄能賦勢。
二是組織開展預制菜產業創制性立法調研工作。圍繞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組織第三方專家團隊開展立法調研,協調推進立法項目中后期文本起草工作,推動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市政府立法項目落實落地。
三是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質量水平。統籌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持續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著力深化隊伍專職化、程序規范化、普法日常化。組織開展全區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持續整治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貫徹落實重慶市《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提高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