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政務公開 >政策文件

[ 索引號 ] 11500228733970872T/2021-00003 [ 發文字號 ] 鐵門府發〔2021〕11號
[ 主題分類 ] 公安、安全、司法、法制;其他 [ 體裁分類 ] 公文
[ 發布機構 ] 梁平區鐵門鄉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1-01-28 [ 發布日期 ] 2021-03-19

鐵門鄉煙花爆竹事故應急預案

鐵門鄉煙花爆竹事故應急預案

1? 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規范全鄉煙花爆竹領域事故的應急管理,預防和處置各類煙花爆竹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應對條例》、《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重慶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訂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在煙花爆竹經營、儲存等過程中發生燃燒、爆炸等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事故的應對處置工作。

1.4?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建立健全鄉政府領導下的應急管理行政領導負責制,把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輕煙花爆竹事故風險、減少煙花爆竹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堅持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在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行業(領域)部門分類管理、源頭防控,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統籌協調的作用,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

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為主。鄉政府統籌指導,協調政府資源予以支持。全面負責組織應對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統一調度使用應急資源。注重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工作合力。

堅持依法規范、科技支撐。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煙花爆竹事故應對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煙花爆竹事故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衍生災害事件。

1.5?事故分級

根據事故嚴重程度,煙花爆竹事故由高到低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

1)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重傷100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

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

3)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

4)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重傷10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

上述有關數量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2?組織指揮體系

2.1? 組織指揮機構

鄉成立煙花爆竹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陳代廳??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副組長:陳??云??鄉宣傳統戰委員

成??員:陳文杰??鄉黨政辦負責人

??????譚述兵??鄉平安辦主任

???????王尚江??鄉應急辦主任

???????張??燕??鄉社保所所長

???????許宏明??鄉財政辦主任

???????楊潔涵??鄉經發辦負責人

???????胡??曉??鄉衛生院院長

???????王??煉??鄉農服中心主任

???????陳??元??鄉民政和社事辦主任

???????徐 劍??蟠龍派出所所長

???????黃金偉??新龍村書記、主任

???????劉國平??鐵門社區書記、主任

???????鄧大飛??長塘村書記、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譚述兵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現場應急救援的組織實施工作,制定現場處置方案,醫療救助、人員疏散、現場警戒、交通管制、保護區設置、危險源監控、善后安撫、輿論引導、事故調查等工作。

3?預防預警和信息報告

3.1?預防

由鄉應急辦負責對重大危險源、危險危害因素和安全隱患采用安全檢查、安全評價(評估)和隱患整改的方法進行監測。煙花爆竹從業單位在發生事故后,應在第一時間上報鄉煙花爆竹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的基本內容應包括:事故對象、事故原因、事故影響范圍、事故發展趨勢及可能擴大的范圍、事故單位已采取大的應急措施及對事故控制的效果、需要支援和確保的物資、建議需要啟動的事故級別。

3.2? 預警

3.2.1? 預警監測

事故發生單位、群眾、突發事件當事人通過電話等方式,向鄉煙花爆竹事故應急指揮機構報告,鄉應急指揮機構根據需要啟動事故應急預案。

3.2.2? 預警分級

煙花爆竹事故預警級別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等級。預判可能發生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煙花爆竹事故的,分別發布紅色、橙色、黃色、藍色預警。

3.2.3? 預警發布

1)發布權限。紅色、橙色預警信息由市應急管理局經市政府批準后發布;藍色、黃色預警信息由區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和單位發布。

2)預警內容。預警信息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包括發布單位、發布時間、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預警級別、警示事項、事態發展、相關措施、咨詢電話等內容。

3)發布途徑。預警信息應當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站、微博、微信、手機短信、電子屏幕、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各種途徑及時向公眾發布。

3.3?信息報告

3.3.1? 報送程序

煙花爆竹事故發生后,鄉應急辦應當立即核實有關情況,并報告區人民政府和區應急管理局。初判為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煙花爆竹事故,30分鐘內分別向區政府、區應急管理局電話報告、1小時內書面報告。

對首報時要素不齊全或事件衍生出新情況、處置工作有新進展的,要及時續報,重大、特別重大煙花爆竹事故的處置信息至少每日一報。處置結束后要及時終報。

3.3.2? 信息內容

報告主要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負責現場指揮的主要人員姓名、職務和聯系方式,事故基本情況、初步原因、初判等級,事故簡要經過、直接經濟損失、傷亡及被困人數、發展趨勢評估,傷亡人員搶救情況、已采取的處置措施及進展,是否需要增援,報告人姓名、職務、聯系方式等內容。

3.3.3? 信息通報

發生煙花爆竹事故后,應當及時通報事發地周邊區域可能受影響的單位和居民。其他可能引發煙花爆竹事故的事件發生后,應當及時通報區應急管理局。

4?應急響應

4.1?響應分級

發生一般事故,由事發企業和鄉人民政府負責應對處置救援工作。發生較大事故,由區人民政府負責應對處置救援工作。

4.2?響應措施

4.2.1? 先期處置

煙花爆竹事故發生后,鄉人民政府、事發企業等有關部門應當立即開展先期處置,第一時間搶救受傷受困人員,及時疏導現場交通,維護現場秩序,防止發生次生、衍生災害,最大限度減輕公眾生命財產損失。

4.2.2? 處置措施

1)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現場應急救援人員及有關人員應按照規定要求佩戴相應的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和離開事故現場的相關規定。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部根據需要具體協調、調集相應的安全防護裝備。

2)群眾的安全防護。根據煙花爆竹事故特點,現場應急處置指揮部應組織和指導群眾盡快撤離事故威脅區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指揮機構、組織分工、疏散范圍、避難場所、疏散方式、疏散路線、疏散人員的安置等。人員避險途中應注意選準撤離方向和路徑,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并就近取用頭盔、毛巾、濕布、口罩等簡易有效的防護措施保護自身安全。

3)維護穩定。根據事故影響范圍、程度、劃定警戒區,做好事發現場及周邊區域的保護和警戒,維持治安秩序;嚴厲打擊借機傳播謠言制造社會恐慌等違法犯罪行為;做好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和法律服務工作,防止出現群體性事件,維護社會穩定。

4)輿論引導。借助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多種途徑,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主動、及時、準確、客觀地向社會持續動態發布煙花爆竹事故和應對工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澄清不實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4.3?響應終止

現場危險完全消除,事態得到全面控制,已無發生次生衍生災害可能,應當終止響應。

5?后期處置

5.1?善后處置

1.在對突發煙花爆竹事故進行應急處置的同時,鄉、村兩級要迅速采取措施對需要進行救濟救助的,及時組織救濟救助,盡快恢復當地正常的社會秩序。

2.鄉、村兩級要制定并公布政府救濟方案,明確救濟標準、救濟范圍,申請救濟的地點、期限、程序和部門職責。

3.對需要異地安置的人員,應采取投親靠友、借助公房、搭建帳篷等就近安置的方式進行。必要時,可設立臨時安置場所、救濟物資供應站點,做好被安置人員的食物、飲水、衣被的調集和發放,以及轉移地和事發地的衛生防疫和社會穩定工作,妥善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其他事項,并采取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4.對在突發煙花爆竹事故中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應依據有關政策予以救助或補償;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征用的救治、救援物資、交通工具及設施、設備等,應依據有關標準和程序給予補償。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自治組織人員參加應急救援工作期間,工資和獎金由原單位照發,原福利待遇不變;城鄉沒有工作單位的人員和農村村民參加應急處置的,由鄉人民政府給予適當補償。因參加煙花爆竹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導致傷殘或死亡的,其撫恤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5.2? 總結評估

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對事故處置過程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教訓,分析查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形成應急處置總結評估報告。

6?應急保障

6.1?隊伍保障

鄉人民政府以及有關單位要加強煙花爆竹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定期組織開展訓練和演練。

6.2?裝備保障

煙花爆竹經營單位要按照主體責任落實要求,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鄉政府針對本地區煙花爆竹從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合理配備煙花爆竹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種類和數量,建立健全煙花爆竹特種救援裝備數據庫和維護制度。

7?宣傳培訓和演練

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途徑,運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定期組織開展煙花爆竹安全法律法規和應急避險常識的宣傳。要督促有關企事業單位履行煙花爆竹安全教育和培訓的法定義務,提升社會安全意識。

8?附則

8.1?預案管理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煙花爆竹風險評估、應急演練、應急處置等情況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并歸檔:

(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上位預案中的有關規定發生重大變化的;

(二)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生調整的;

(三)安全生產面臨的風險發生重大變化的;

(四)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的;

(五)在應急演練和事故應急救援中發現需要修訂預案的重大問題的;

(六)編制單位認為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

8.2?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有關網站

返回主站

部門街鎮

政務新媒體矩陣

智能問答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隆化县| 金坛市| 金湖县| 图木舒克市| 达尔| 镇平县| 奇台县| 台北县| 虎林市| 祁东县| 毕节市| 广西| 沙河市| 丰原市| 元朗区| 秦安县| 治多县| 革吉县| 措勤县| 垦利县| 石景山区| 视频| 新余市| 扎兰屯市| 富锦市| 孟村| 横峰县| 马公市| 三门县| 永德县| 安达市| 武鸣县| 洛南县| 晋城| 石狮市| 佛冈县| 子长县| 山丹县| 平山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