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東委員:
您在政協重慶市梁平區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出的《關于進一步用好“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的建議》(第245號)已收悉,您所提的建議對于雙桂湖擦亮國際濕地城市生態底色,用好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有現實的借鑒意義。經研究,現將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一、設計城市標志,宣傳大美梁平
結合梁平當前實際情況,開展國際濕地城市logo設計推廣工作,推出國際濕地城市形象大使,突出梁平地方特色,做靚國際濕地城市,突顯梁平生態范、國際范、古樸范。
二、提升濕地功能,共建綠意空間?
健全濕地保護體系,布局“一核兩帶六脈多點”濕地資源空間,實施“明月青山·三千工程”;推動龍溪河、普里河、汝溪河、銅缽河、新盛河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面源污染控制、水生態綜合治理、城市小微森林、“十百千”小微濕地示范工程,有效改善鄉村凈水治污能力;創建全國鄉村小微濕地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生態文明典型示范區,全力推動生態綠色示范工程建設,優化濕地提質增效,以高標準、高要求積極申報雙桂湖國家重要濕地;擬建安寧湖、赤牛湖、清涼湖、文峰塔、興隆湖等多個城市濕地公園,共建濕地綠意空間。
三、做足濕地文章,助推鄉村振興
(一)優化濕地產業布局,打造村鎮特色品牌。在川西漁村、萬石耕春、星橋萬畝高標準農田等地建設主城都市區蔬菜保供基地和休閑漁業示范基地,推行“稻魚、稻鴨、稻蛙”共生綜合種植模式。在蟠龍扈槽、鐵門長塘等地培育高山有機大米、綠色水生蔬菜等,推出一批濕地產品品牌,講好稻子、柚子、竹子、鴨子、豆子“五子登科”與濕地有機融合故事,為梁平預制菜生產提供豐富的原材料,實現濕地生態產品景觀化、濕地產品產業化?。 ????
(二)調整濕地康養結構,縱深推進產業融合。以獵神梯級小微濕地群落、萬石耕春林團小微濕地群落為依托,在明達紅巖壩、萬石耕春等地探索實踐“丘-塘-林-田-居”理念,營建“詩意田園”“七彩田園”“康養田園”。以體驗濕地生態和鄉村田園風光為亮點,打造全國綠色康養基地,做靚明月山·明月匯、梁山驛、夢溪湉園、墨林竹苑、碗米、唐家坡印象等民宿品牌,唱響“東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讓濕地為民宿康養錦上添花。
四、做優自然教育,突出梁平特色
加強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場館建設,優化提升三峽竹博館、生態文明展廳、荇菜長廊、自然驛站、濕地宣教中心、水情博物館,增建螢火蟲夢幻樂園、水鳥標本室、昆蟲標本室、鄉村小微濕地博物館、稻作體驗示范區等一批科普場所。共建濕地自然學校,編排自然教育精品課程,持續開展進“竹園、柚園、田園”等自然教育活動,用好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且已積極申報國家林草科普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優先濕地生態保護,用好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讓水清岸綠、景秀人和的美景永駐梁平,讓濕地生態為民生福祉增添色彩。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今后多提出寶貴建議和意見。
?
?
重慶市梁平區林業局
2023年9月18日
(聯系人:唐宏;聯系電話:1338968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