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語音播報
語音合成中,請耐心等待...
進入播報模式
退出播報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361T/2023-00020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財政 體裁分類 財政預算、決算
發布機構 梁平區財政局 有效性
標題 關于重慶市梁平區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成文日期 2023-02-24 發布日期 2023-02-24
索引號 11500228008652361T/2023-00020
發文字號
主題分類 財政
體裁分類 財政預算、決算
發布機構 梁平區財政局
有效性
標題 關于重慶市梁平區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成文日期 2023-02-24
發布日期 2023-02-24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重慶市梁平區?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大會審查,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2年財政工作情況

2022年,是梁平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區遭遇了最嚴峻的疫情、最極端的高溫干旱天氣、最嚴重的電力資源緊張,困難和壓力超出預期。受此影響,財政平穩運行承壓,入庫稅收明顯下滑,政府債務還本付息進入高峰期,收支矛盾突出,平衡壓力加大。全區上下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力應對各種超預期因素沖擊,穩住經濟大盤、穩定社會大局取得了實際成效。全區財政認真貫徹區委工作要求,嚴格落實區人大預算決議,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依法理財、科學理財、為民理財,為全區經濟穩定發展、民生政策及時兌現、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提供了財力支撐。

(一)主要政策落實及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保障重大戰略任務落實。進一步集中資源、聚集重點,認真落實生態優先當標桿,綠色發展當示范,堅定不移推進四化一帶建設。一是聚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投入資金10.3億元,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風口,著力構建三區中心九平臺預制菜產業生態,聚力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安排資金16.2億元,圍繞承接沿海地區和主城都市區產業轉移,聚焦千億級工業大區目標,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著力做大做強集成電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能源等特色產業,著力招大商、招好商,推動更多項目落地投產達產、企業盤大做強。二是全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安排資金25.3億元,圍繞承接生態功能區人口轉移,聚焦產城景融合,全力推進生態之城、品質之城、魅力之城建設,加快建設都梁大劇院、數字大廈等城市新地標,持續優化提升國際濕地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特色和品質,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三是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安排資金13.8億元,全力支持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保供,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全力支持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加大鄉鎮(集鎮)建設投入和農村環境整治,大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更好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四是著力推進旅游產業化。堅持文化為旅游鑄魂,旅游為產業聚氣,產業為城市立基,安排資金8.1億元,啟動實施雙桂田園景區康養項目,百里竹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加快推進,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積極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康養文化旅游目的地。五是支持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安排資金6.7億元實施農村公路、國干線公路建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突出雙桂湖生態修復,國際濕地城市提名,明月山竹海康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完善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加快補齊污染防治設施短板,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傾力將梁平打造成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認真貫徹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體要求國務院出臺的一攬子財政支持穩住經濟的具體落實措施。一是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減稅退稅降費政策。財政、稅務、人民銀行等部門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提高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前瞻性,建立跨部門聯合工作機制,以線上辦理為主、線下兜底為輔,高效便捷辦理留抵退稅,確保該退的稅款盡快退到企業賬上,全區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共3億元,其中,落實留抵退稅1.4億元、新增減稅降費0.8億元、緩稅緩費0.8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二是全面落實惠企紓困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安排1.4億元幫助困難中小微企業解難紓困,從用工、廠房租金、生產要素、貸款貼息、刺激消費等方面給予相應補貼。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貨物服務采購價格扣除優惠由原來的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組成聯合體或者大中型企業向小微企業分包的評審優惠由2%3%提高至4%6%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采購項目原則上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超過400萬元的工程采購項目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由30%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加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支持力度,將擔保費率下降到1%(含)以內,對支小支農擔保業務保費原則上不超過1%。對符合條件的貸款企業放大信用授信額度,對經營較為困難的企業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三是加大特殊困難群體兜底政策力度。實施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護理補貼、特困人員住院護理費補貼,建立特殊困難救助、退役軍人再就業幫扶機制,兜住民生底線。

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全民共享水平。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全區民生支出5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以上。一是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堅持就業優先,安排就業資金0.9億元,深入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組合拳,不斷完善就業優先宏觀調控機制,落實職工在崗培訓補貼等政策,抓好抓實高校畢業生、農村務工人員、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增加企業就業崗位,保障人民收入水平。二是支持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連續第18年提高企業養老金水平,連續第7年同步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30元。安排1.5億元加大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將城市低保、農村低保、特困人員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717元、581元、932元。安排1,800萬元兌現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和支持區、鄉鎮、村(社區)三級發展養老服務。安排1,200萬元,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安排1.1億元及時兌現優撫對象撫恤、生活補助以及退役軍人生活解困、社保接續等政策。三是支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年教育支出20.1億元,推進學前教育行動,全面落實三免一補政策,優化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機制,支持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支持新區學校建設、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四是支持提供惠民高效的健康衛生服務。全年醫療衛生支出達5.7億元,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從人均590元提高到610元,基本公共衛生投入從人均79元提高到84元,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助和村醫補助有效落實,將獨生子女死亡和傷殘父母特別扶助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1000元、800元,實施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住院護理保險,新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施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項目,人均醫療資源水平進一步提升,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進一步緩解。五是支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安排資金1億元,赤牛城完成第三期考古發掘驗收,支持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街道)文化中心等和體育場館免費開放,常態化運行維護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市民文化體育生活。

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六保”“六穩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做好六穩工作,保障全區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一是積極爭資立項。搶抓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機遇,圍繞中央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規劃重點,加強重大項目的策劃、包裝、儲備,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共爭取上級轉移支付35.3億元,債券資金68.5億元,不斷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為梁平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財政動力。二是兜牢三保底線。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調整低效無效支出,騰退超標準、超承受能力保障政策,年初預算優先安排三保等剛性支出,從源頭避免三保資金被擠占挪用,堅決兜住三保底線,不留硬缺口。嚴格預算約束,嚴禁違反規定亂開口子、隨意追加預算。三是強化財稅征管。積極應對實施營改增后稅源、稅收征管變化,健全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稅收協稅護稅機制,加強重點稅源、重點行業稅收征管,進一步強化零散稅收和欠稅的清繳,努力挖潛增收,嚴格規范減免、緩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大政府資產、資源盤活力度,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30億元大關四是嚴格績效管理。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預算績效原則,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績效管理機制,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注重結果導向、強調成本效益,防止資金沉淀,把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花出效益來。五是強化債務管理嚴防債務風險。組建政府隱性債務和國有企業債務風險防控工作專班,全面清理國有平臺類公司債務,明確監管體制和責任分工,建立統籌協調、集中監管、動態監測等管理機制。制定實施平臺類公司一企一策監管方案,完善制定國有公司融資審批流程,審慎開展項目新增融資政府及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可控未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切實擔當新發展使命,加快健全現代財政制度。堅持改革創新,勇于攻堅克難,全面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穩步健全完善權責清晰、財力協調的現代財政管理體制。一是加大對鄉鎮(街道)轉移支付力度。以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原則為前提,加大財力下沉力度,不斷擴大鄉鎮財政管理權限,全年鄉鎮(街道)一般性轉移支付6.2億元,較上年增加近0.9億元,增長16.1%二是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區四大家機關帶頭,按5%左右壓減運行經費,凡是沒有市委、市政府明文規定需新增工作經費預算由部門單位在原預算額度中調劑解決。三是積極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按照規范和統一預算管理工作流程、要素和規則,將項目庫、資產、采購、績效以及預算、核算、決算進行整合,全面提升預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自動化水平改革成效走在全市區縣前列。四是深化財政評審和政府采購改革。財政評審審減3.3億元,審減率21%。政府采購節約資金0.3億元。五是全面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按照預算法實施條例要求,不斷擴大預決算信息公開范圍和內容,76個部門564個單位全部公開預決算信息、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和項目績效目標。

(二)落實區人大預算決議和服務代表委員情況。

一是嚴格落實人大決議決定。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財,認真執行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重慶市預算審查監督條例等相關規定,嚴格按照區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預算安排,以及區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批準的預算調整方案,認真執行各項財政收支預算。依法向社會公開財政獎補等財稅政策,以及政府性融資擔保助力市場主體紓困、延長重點群體稅收優惠政策等財政信息,主動宣傳政策、回應關切。

二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完善工作聯系報告制度,先后12次向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區人大調研會議,報告財政運行、減稅降費、債務控、國有資產管理等情況,回答詢問、接受監督、聽取意見,并按照審議意見推進工作,提升財政資金和政策的效能。落實預算公開評審機制,在2023年區級預算編制過程中,邀請區人大專委會委員、政協經濟委員、審計和財經專家進行預算公開評審,審減支出預算11.4億元,進一步規范預算編制。對接人大聯網監督系統,靈活運用線上、線下監督平臺,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持續加強和改進財政管理工作。

三是認真辦理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堅持把辦理代表建議、政協提案作為做好財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牢辦前關、嚴控過程關、緊盯轉化關,條件成熟馬上辦、條件欠缺創新辦、難點建議合力辦。2022年,財政辦理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7件,其中主辦1件,代表委員關于基層公共服務中心、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轉化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有力推動重點民生問題解決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

(一)全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

2022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表

???????????????????????????????????????????????????????????????單位:萬元

執行數

執行數

一、本級收入

301,094

一、本級支出

695,828

稅收收入

136,386



非稅收入

164,708



二、轉移性收入

624,879

二、轉移性支出

230,145

上級補助

341,835

上解市級

21,241

政府債券轉貸收入

167,795

地方政府債務還本

149,359

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5,710

調入資金

95,903

調出資金


上年結轉

19,346

結轉下年

53,835

925,973

925,973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1,09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4%,其中,稅收收入136,386萬元,按自然口徑計算分別增長8.8%、下降2.2%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分別增長10.8 %2.1%。非稅收入164,708萬元,增長19.8%。加上上級補助收入341,835萬元、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167,795萬元、調入資金95,903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9,346萬元后,收入總計925,973萬元。

——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5,828萬元,增長2.7%,完成調整預算的94.6%。加上上解市級支出21,241萬元、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149,359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710萬元和結轉下年支出53,835萬元后,支出總計925,973萬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2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表

?????????????????????????????????????????????????????????????????單位:萬元

執行數

執行數

一、本級收入

224,482

一、本級支出

681,535

二、轉移性收入

580,001

二、轉移性支出

122,948

上級補助

11,310

上解市級

10,344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

517,300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

4,500

抗疫特別國債


調出資金

95,903

上年結轉

51,391

結轉下年

12,201

804,483

804,483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24,482萬元,增長9.8%完成調整預算99.8%。加上級補助收入11,310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517,300萬元和上年結轉收入51,391萬元后,收入總計804,483萬元。

——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81,535萬元,增長166.8%。加上上解市級支出10,344萬元、調出資金95,903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還本支出4,500萬元和結轉下年支出12,201萬元后,支出總計804,483萬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2022年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表

????????????????????????????????????????????????????????????????單位:萬元

執行數

執行數

一、本級收入

1,039

一、本級支出

1,039

二、轉移性收入


二、轉移性支出


1,039

1,039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039萬元(全部為區級),完成調整預算的100%

——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039萬元(全部為區級)完成調整預算的100%

(二)區級執行情況

1.區級一般公共預算

2022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表

????????????????????????????????????????????????????????????????單位:萬元

執行數

執行數

一、本級收入

300,903

一、本級支出

612,415

稅收收入

136,386



非稅收入

164,517 ?



二、轉移性收入

624,666

二、轉移性支出

313,154

上級補助

341,835

上解市級

21,241

鄉鎮上解


補助鄉鎮

83,137

政府債券轉貸收入

167,795

地方政府債務還本

149,359

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5,710

調入資金

95,903

調出資金


上年結轉

19,133

結轉下年

53,707

925,569

925,569

——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0,90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4%其中,稅收收入136,386萬元自然口徑計算分別增長8.8%、下降2.2%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分別增長10.9%2.1%非稅收入164,517萬元,增長19.9%。加上上級補助收入341,835萬元、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167,795萬元、調入資金95,903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9,133萬元后,收入總計925,569萬元。

——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2,415萬元,增長3.1%,完成調整預算的93.7%,加上上解市級支出21,241萬元、區對鄉鎮補助支出83,137萬元、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149,359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710萬元和結轉下年支出53,707萬元后,支出總計925,569萬元。

1)區級主要支出執行情況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6,002萬元增長2.8%,為調整預算的84.1%公共安全支出29,297萬元增長12.8%,為調整預算的114.1%教育支出167,883萬元,增長0.7%,為調整預算的102.8%科學技術支出4,763萬元,增長3.1%,為調整預算的83.9%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8,915萬元,增長14.1%,為調整預算的10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7,037萬元,增長5.1%,為調整預算的88.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55,143萬元,增長12.6%,為調整預算的83.7%節能環保支出38,679萬元,增20.1 %,為調整預算的136.4%城鄉社區支出30,604萬元,下降11.4%為調整預算的89.2%農林水支出71,264萬元,增長14.4%,為調整預算的104.6%交通運輸支出21,318萬元,下降41.6%,為調整預算的78.6%產業發展支出7,991萬元(資源勘探、商業服務業、金融、糧油物資四個科目之和下同),增長20.5%,為調整預算的66.2%自然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5,967萬元,增長14.3%,為調整預算的85.5 %。住房保障支出25,040萬元,增長16.5%,為調整預算的82.6%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3,146萬元,下降24.1%調整預算的76.0%

2)區級對鄉鎮轉移支付預算執行情況為:區對鄉鎮轉移支付83,137萬元。一是財力性轉移支付48,472萬元,主要用于:保障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村(社區)組人員經費和運轉經費以及離任村干部補助和老黨員生活補助,落實本土化人才建設、村(居)務監督工作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積極支持鄉鎮均衡發展,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二是專項轉移支付34,665萬元,主要用于:支持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農村公路建設、農村綜合改革、社會保障、工商業發展等重點專項項目建設。

區級安排預備費10,000萬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抗旱滅火救災生態環境整治排危等。

2022年初,區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余額255萬元2022年底通過統籌結轉結余結轉收回、政府性基金調入方式補充5,710萬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累計余額5,965萬元。

2.區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2年區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表

?????????????????????????????????????????????????????????????????單位:萬元

執行數

執行數

一、本級收入

224,482

一、本級支出

678,773

二、轉移性收入

580,001

二、轉移性支出

125,710

上級補助

11,310

上解市級

10,344

鄉鎮上解


補助鄉鎮

2,762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

517,300

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

4,500

抗疫特別國債


調出資金

95,903

上年結轉

51,391

結轉下年

12,201

804,483

804,483

——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224,482萬元,增長9.5 %,完成調整預算的99.8%,加上上級補助收入11,310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貸收入517,300萬元和上年結轉收入51,391萬元后,收入總計804,483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83,552萬元,增長19.7?%,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

——區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78,773萬元,增長170.5?%,完成調整預算的98.0%,加上上解市級10,344萬元、補助鄉鎮2,762萬元、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4,500萬元、調出資金95,903萬元、結轉下年支出12,201萬元后,支出總計804,483萬元。

(三)政府債務限額、余額及舉借償還情況。

2022年,市財政核定全區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60.51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6.05億元,專項債務限額104.46億元。年末全區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60.51億元,在核定限額之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2022年,市財政下達全區地方政府債券68.5億元,其中:新增債券53.1億元,再融資債券15.4億元。新增債券中,政府外債0.2億元,用于龍溪河環境綜合整治及生態保護項目;一般債券1.6億元,主要用于醫療衛生、公共安全、教育、環境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專項債券51.3億元,主要用于都梁新經濟活力區、高新區產業園、農文旅融合、職業教育、康養和水利項目等。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財經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財政工作還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財政收入總量不大,非稅收入占比偏高,收入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項目儲備不足,債券資金使用不規范,存在“錢等項目”現象;一些項目績效目標設定不科學,績效自評不夠客觀,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部分單位非稅收入管理不夠規范,存在套取騙取、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情況,財經紀律還需持續強化。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聽取各位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2023年工作安排

(一)2023年財政工作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梁平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建設新重慶、展現新作為的開局之年,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區委十五屆三次全會安排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整體聯動、系統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和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努力實現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確保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作出梁平貢獻開好局、起好步。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2023財政工作的總體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重點把握五個方面:一是落實稅費支持政策,助企紓困解難。增強政策精準性針對性,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創新能力。二是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障重大戰略任務。加大財政資金資產資源統籌力度,優化組合財政金融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為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重大部署提供財力保障。三是堅持有保有壓,優化支出結構。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健全財力長效保障機制,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持續推動財力下沉,切實兜住“三保”底線。四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增強財政治理效能。優化預算管理制度,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強化國有資產和資本管理,加強財會監督,嚴肅財經紀律,全面提升財政管理現代化水平。五是著力遏增量化存量,防控政府性債務風險。加強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嚴格審查把關政府債券投資項目,增加投資有效性。壓實各方責任,加大存量隱性債務化解力度,開展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化解行動。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行為,加強政府融資平臺管理,確保財政可持續和政府性債務風險可控。

(二)2023年財政重點工作。

一是抓好“開源”,把穩積極財政政策基本盤。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落實財稅庫銀協調機制,群策群力、逐旬逐月抓好落實,確保全年本級收入預期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一是加強征管。會同稅務部門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稅收征管,健全建筑業、非煤礦山稅收管控,加強政府投資回居安置房、交通建設等政府公建項目稅收清理和土地出讓欠款追繳,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二是積極向上爭資。圍繞成渝雙城經濟圈和一區兩群、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認真研究上級資金、項目分配政策,把準政策要點、看準投資重點,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全力爭取中央和市級項目資金、各類專項轉移支付、政府債券資金。三是統籌資產資源。加大土地儲備出讓力度,加強三資統籌,盤活閑置資產資源,推進閑置回居房、廣告位經營權、礦業權、河道采砂權等利用處置。

二是抓好“節流”,用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百姓的“好日子”。一是對工資、運轉、基本民生資金足額保障。堅持三保支出優先順序,加強財政管理、統籌做好資金調度,兜牢三保底線。二是對重點項目資金優先安排,留足預算,做好資金保障方案。加大上級資金、本級資金,預算資金、自有資金,債券資金、存量資金的統籌力度,對具備實施條件的項目,盡快形成有效投資,對非重點、非緊迫的項目,堅決停下來,切實緩解財政當前支出壓力。三是調整騰退低效、無效的支出,用政府的緊日子換取人民群眾的好日子。打好鐵算盤,當好鐵公雞,從嚴管控各類經費支出,壓減三公經費、一般性支出,精簡會議、培訓、慶典等公務活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嚴控年度中增支。

三是抓好“保重”,讓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一是積極落實好六穩六保?繼續落實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力落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紓困惠企十條措施》,精準推動各項惠企紓困措施直達企業。按規定及時足額兌現對市場主體的政策性補貼補償,積極支持發展。二是培植好新興財源稅源。以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為抓手,創新驅動為引領,充分發揮孵化園、科創中心平臺作用,聚焦集成電路、休閑食品兩大產業集群,圍繞智能家居、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四大特色產業,大招商、招大商,推動更多項目落地投產達產、企業盤大做強,培植骨干產業和新興優質稅源,為財政增收提供源頭活水。三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統籌上級專項資金、債券資金、融資資金,緊緊圍繞提升國際濕地城市特色品質、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康養文化旅游目的地、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做好資金池項目池的對接平衡,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

第四,抓好“增效”,深入推進財政管理改革。一是轉變理財思路,全面落實好新發展理念。將依托行政權力、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以及特許經營權拍賣收入等政府性資源全面納入預算統籌,將各部門和單位依法依規取得的各類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盤活各類存量資金,實施跨年度預算平衡,切實增強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國家發展規劃的財力保障。二是落實好新一輪中央預算管理改革各項要求,持續深化財政預算一體化改革。以系統化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橫向全流程整合預算管理制度和業務環節,縱向貫通中央、市、區縣、部門和鄉鎮(街道)各級財政預算管理,構建制度+技術的管理機制,實現財政資金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動態監控,從而更好地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三是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做到花錢必有效,無效必問責。加強財政政策評估評價,增強政策可行性和財政可持續性。嚴格績效目標管理,實現績效目標與預算同步申報、同步審核、同步批復下達。開展績效運行監控,就監控發現問題及時分類處置。建立績效自評、重點評價機制,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績效評價結果與完善政策、調整預算安排有機銜接。

第五,抓好“風控”,不斷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一是堅守債務管理底線。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融資擔保、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加強風險評估預警結果應用,有效前移風險防控關口。積極籌措、統籌調度資金,確保到期法定債券、隱性債務按期償還,確保年度化解債務目標全面完成,有效防范化解債務風險。二是加強資金常態化監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特殊轉移支付決策部署,在直達資金單獨下達、單獨標識的基礎上,通過預算一體化系統,建立實名臺賬,動態監測,確保數據真實、賬目清晰、流向明確,資金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規范人員類、公用經費類、特定目標類項目調整調劑,加大資金支付審查力度,優先保障三保支出和重點支出,不斷提高資金效益。三是加大財政監督檢查。深入貫徹落實預算法等法律法規,依法理財、用財,嚴肅財經紀律,重點選擇社會關注度高和涉及民生領域財政資金,加大財政監督檢查、追責問責力度,嚴肅查處擠占、挪用、套取、騙取財政資金、違規舉債新上項目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確保財政政策、資金落地有效。

第六,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奮發有為推進財政事業發展。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區委安排有效落實。二是將黨的全面領導貫穿財政管理全過程,加強財政資源統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為財政管理和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三是堅持以政領財、以財輔政,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發展大局,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敢闖敢干、唯實爭先,全面推進財政事業發展。

2023年預算草案

(一)全區(含鄉鎮)財政收支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329,690萬元,增長9.5%。其中,稅收收入預計156,830萬元,增長15.0%。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市級提前下達轉移支付250,468萬元、調入資金95,000萬元和上年結轉53,835萬元后,收入總計728,993萬元。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708,832萬元,增長1.9%,加上解市級支出20,161萬元后,支出總計728,993萬元。

?

2023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算表

???????????????????????????????????????????????????????????????????單位:萬元

預算數

預算數

一、本級收入

329,690

一、本級支出

708,832

稅收收入

156,830



非稅收入

172,860 ?



二、轉移性收入

399,303

二、轉移性支出

20,161

上級補助

250,468

上解市級

20,161

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


地方政府債務還本


調入資金

95,000

調出資金


上年結轉

53,835

結轉下年


728,993

728,993

2.政府性基金預算。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236,000萬元,增長5.1%,加上市級提前下達的轉移支付收入7,309萬元和上年結轉12,201萬元后,收入總計255,510萬元。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155,510萬元,下降77.2%,加上上解市級5,000萬元、調出資金95,000萬元后,支出總計255,510萬元。

2023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預算表

?????????????????????????????????????????????????????????????????單位:萬元

預算數

預算數

一、本級收入

236,000

一、本級支出

155,510

二、轉移性收入

19,510

二、轉移性支出

100,000

上級補助

7,309

上解市級

5,000

政府債券轉貸收入


政府債券還本支出


上年結轉

12,201

調出資金

95,000

255,510

255,510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全部為區級)預計2,000萬元,其中:利潤收入1,500萬元。本級支出(全部為區級)安排2,000萬元。

2023年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表

??????????????????????????????????????????????????????????????????單位:萬元

預算數

預算數

一、本級收入

2,000

一、本級支出

2,000

二、轉移性收入


二、轉移性支出


2,000

2,000

(二)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2023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算表

?????????????????????????????????????????????????????????????????單位:萬元

預算數

預算數

一、本級收入

329,000

一、本級支出

658,498

稅收收入

156,830



非稅收入

172,170 ?



二、轉移性收入

399,175

二、轉移性支出

69,677

上級補助

250,468

上解市級

20,161

調入資金

95,000

補助鄉鎮

49,516

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


地方政府債務還本


上年結轉

53,707

結轉下年


728,175

728,175

——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329,000萬元,增長9.3%,其中:稅收收入預計156,830萬元,增長15.0%;非稅收入172,170萬元,增長4.7%。加上市級提前下達轉移支付250,468萬元、調入資金95,000萬元和上年結轉53,707萬元后,收入總計728,175萬元。

——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658,498萬元,增長7.5%。加上上解市級支出20,161萬元、區對鄉鎮轉移支付49,516萬元后,支出總計728,175萬元。

1.區級主要支出項目預算安排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安排55,998萬元,增長21.7%。公共安全支出安排25,665萬元,下降12.4%。教育支出安排162,875萬元,下降3.0%。科學技術支出安排6,092萬元,增長27.9%。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安排6,397萬元,下降28.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94,558萬元,增長22.7%?衛生健康支出安排60,241萬元,增長9.2%。節能環保支出安排26,846萬元,下降30.6%。城鄉社區支出安排21,387萬元,下降30.1%。農林水支出安排89,033萬元,增長24.9%。交通運輸支出安排22,532萬元,增長5.7%產業發展支出安排7,562萬元,下降5.4%。自然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安排7,440萬元,增長24.7%。住房保障支出安排27,732萬元,增長10.8%。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4,702萬元增長49.5%

2.區對鄉鎮轉移支付預算安排為區對鄉鎮轉移支付49,516萬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48,368萬元,專項轉移支付1,148萬元。

3.區級預備費安排10,000萬元。預備費在年度執行中根據實際用途分別計入區級支出和對鄉鎮的轉移支付。

按照預算法五十四規定,預算批準前必須安排的人員、基本運轉等支出,作相應安排。

(三)區級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2023年區級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表

????????????????????????????????????????????????????????????????單位:萬元

預算數

預算數

一、本級收入

236,000

一、本級支出

154,654

二、轉移性收入

19,510

二、轉移性支出

100,856

上級補助

7,309

上解市級

5,000

鄉鎮上解


補助鄉鎮

856

政府債券轉貸收入


政府債券還本支出


上年結轉

12,201

調出資金

95,000

255,510

255,510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236,000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187,650萬元。加上市級提前下達轉移支付7,309萬元和上年結轉12,201萬元后,收入總計255,510萬元。

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54,654萬元,加上上解市級5,000萬元、補助鄉鎮856萬元和調出資金95,000萬元后,支出總計255,510萬元。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財政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更加積極的態度以更加務實的作風、以更加有為的擔當,扎實實做好財政各項工作,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譜寫梁平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作出梁平貢獻而團結奮斗。

?

名詞解釋

?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其中,非稅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等。

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主要包括土地收入、城市建設配套費。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主要為國企上繳利潤收入、產權轉讓收入。

社保基金預算:是對社會保險繳款、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社會保險的收支預算。目前是全市統籌,由市統一編制、我區不單獨編報。

財政轉移支付:是以各級政府之間所存在的財政能力差異為基礎,以實現各地公共服務水平的均等化為主旨,而實行的一種財政資金轉移或財政平衡制度。主要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

債券資金:即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是指重慶市政府以政府的信用為基礎并承諾償還本息,自主向社會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籌集的財政資金。按債券發行類別分為置換債券資金和新增債券資金,按預算管理分為一般債券(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和專項債券(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

“六穩”、“六保”:“六穩”是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六保”是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三公”經費:指政府部門公務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三資”:指資源、資產、資金。

留抵退稅:指增值稅留抵退稅,即把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給納稅人。增值稅實行鏈條抵扣機制,以納稅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預算管理一體化:是財政部貫徹落實中央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以系統化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橫向全流程整合預算管理制度和業務環節,縱向貫通中央、市、區縣各級財政預算管理,構建“制度+技術”的管理機制,實現財政資金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動態監控,從而更好地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

2022年預算執行和2023年預算草案.pdf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南丰县| 驻马店市| 鄯善县| 海林市| 秀山| 忻城县| 西安市| 泗阳县| 铜陵市| 自治县| 大石桥市| 金塔县| 平顺县| 湘西| 临漳县| 罗定市| 金阳县| 聂拉木县| 大连市| 克什克腾旗| 安义县| 吕梁市| 城步| 冷水江市| 平邑县| 阳城县| 岑巩县| 临安市| 正安县| 蒙阴县| 巴中市| 修水县| 察隅县| 西青区| 广宁县| 黔西县| 华阴市| 黄大仙区| 浮梁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