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進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
實施“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是新時代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重要舉措。為落實“十四五”相關規劃要求,銜接“三區三線”成果,按市生態環境局統一部署,采用市區聯動方式,系統調整梁平“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提升成果時效性和針對性,形成與梁平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適應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二、起草過程有哪些主要環節?
編制期間經過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的3輪專家技術審核和我局組織的專家論證;先后通過政務網辦公系統、座談會征求部門意見,對收集到的合理意見均進行了采納,未采納的說明了緣由與相關單位達成一致;2023年9-10月進行了1個月網絡公開征求意見,未收到反饋意見;經過反復修改完善后,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先后開展了公平競爭審查、網絡輿情風險評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核等,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審核。最終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區委常委會討論通過。
三、此次調整相較于之前的方案有哪些變化?
此次“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總體管控要求的演變,此次區級總體管控要求直接引用了4條市級總體管控要求(《重慶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2023年)》(渝環規〔2024〕2號)),其余7條區級總體管控要求按照問題導向,聚焦梁平水環境改善的主要任務,引用了《重慶市梁平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等方面內容,完善了電子工業電鍍廢水環境風險防控,海螺水泥減污降碳等方面內容。二是管控空間格局的變化,結合調整后的生態保護紅線調整了優先保護單元,并按最新的城鎮開發邊界、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范圍修改了重點管控區范圍。
四、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什么關系?
生態環境管控分區是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延伸,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互為補充,生態環境管控分區的側重在于實際生產生活的排污行為,以及對應的區域、流域的環境質量,對生態保護紅線的管控要求兩者一致,“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中的一般生態空間與國土空間規劃中的生態控制區均為限制開發區。
五、管控要求是否影響營商環境?
管控要求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風險防控、資源利用效率四個維度提出,是現行法律法規和有效文件的集合,旨在規范發展,不新增限制要求,不損害營商環境。
六、應用于哪些場景?
《重慶市梁平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是重要的決策支撐工具,將降低政府和企業早期決策風險,主要應用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工業園區管理、用地審批、項目建設等重要領域。